杭楼市渐进回暖 高库存制约房价反弹降价仍是主流

“双限”取消之后,杭州楼市究竟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下行?这几乎是所有购房者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正如往年楼市重大政策调整一样,如今的楼市又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楼市政策已经出现了转向,市场上行的因素正逐步积累,但是期待类似2009年的大反弹,这对杭州楼市而言也绝无可能。

政策向好不断刺激需求

纵观最近几年的杭州楼市,几乎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次也不例外。

2011年出台的“双限”政策,是历年中最为严厉的调控政策,也是导致2011年之后楼市长期低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浙江民营经济遭遇困难,是楼市低迷的另一重要原因。而随着房贷政策出现调整,“双限”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已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双限”下,不少购房者的合理购房需求被人为抑制,比如“以小换大”的改善型需求,学区房的置换需求等等。本报联合住在杭州网、21世纪不动产等机构的最新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4.16% 的购房者认为“双限”对他们的购房计划影响很大。“双限”退出之后,理论上说楼市需求会逐步恢复至“双限”前水平。而由于“双限”期间一部分购房需求被暂时抑制,“双限”退出之后的一段时间,市场需求会出现井喷。

自8月以来,由于政策利好接踵而至,杭州楼市放量明显。这也就意味着,政策效应已经在市场中显现。而随着房贷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政策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

此外,还不应低估政府“救市”的决心。有人认为,“双限”退出是政府“救市”的最后一招,但事实上政府的救市举措还有很多。虽然有些救市举措,比如购房贴息、契税补贴等,力度远不如“双限”取消,但多少还是会刺激一部分需求入市。

高库存制约房价大反弹

“双限”取消之后,尽管市场需求明显回升,成交量也有较好表现,但鉴于杭州楼市当前库存量高企这一事实,房价大反弹的基础并不存在。

杭州市区(包含余杭、萧山)目前的商品房可售房源总量已突破14万套大关。相比“双限”取消之前,库存量不是降低了反而是增加了。也就是说,近期市场尽管刮起了暖风,但是去化速度仍赶不上房源供应速度。

销售速度是快起来了,但房子还是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其实并不足为奇。去年是杭州土地市场出让总量最多的一年,建筑总体量高达2100万平方米,大概可为市场新增21万套房源。即便以2013年的成交量(8.7万套)来计算,也至少需要2年多的时间才能消化。去年出让的土地,大多数将于明年入市,也就是说杭州楼市真正的供应高峰将会出现在明年。即便未来几个月成交量进一步抬升,要消化当前的库存量,也是乏力重重。

而另一个基本事实是,2009年是杭州楼市最好的一年,当年杭州市区(包含余杭、萧山)新建商品房成交量也仅10万余套。如今“双限”虽然已经取消,但由于经济基本面不同于2009年,成交量再度跨上10万套,并不会那么顺利实现。

如果把当前的楼市与2009年的楼市作对比,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库存量。2009年初房价反弹之时,新建商品房库存量尚不够卖半年,随后的大涨也就在情理之中。如今的杭州楼市,显然不具备2009年暴涨的条件。

以价换量将是市场主流

调查统计显示,虽然看涨的人不到24%的,但是看跌的人却为0%。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上行已取得普遍共识。不过,对于多数楼盘而言,虽然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并不能安枕无忧。

楼市上行,这样的趋势已基本确立,但上行主要是基于成交量而言。至于房价,未来几个月中,虽然会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楼盘逐步提价,但是不少楼盘仍然可能继续“以价换量”。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9月杭州房价环比下跌2.16%,跌幅巨十大城市首位。这一统计结果,较为符合杭州楼市近期的实际状况。

杭州楼市近期虽然出现了明显回暖迹象,但是房价仍然处于下跌态势中。就比如上个周末首开的龙湖春江郦城,虽然成交量十分喜人,但这是建立在“以价换量”基础上的。龙湖春江郦城最终开盘均价,较先前的市场预期下调了2000元/平方米左右。目前,杭州楼市尚未出现一个楼盘,因为“双限”取消而公开表示提价。销售大好的楼盘,无一例外不是“以价换量”。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认为,“双限”取消确实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定会刺激需求的,但是,杭州的库存压力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房价的涨还是跌要看供求关系,不可能在短期内使市场发生逆转。(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