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房企坚守之战日渐艰难

本土房企集体式微,这将成为未来几年杭州楼市的一个无可挽回的趋势。只不过有的本土房企正在顺应这种形势谋求转身,也有一些本土房企无奈退出深耕多年的房地产市场。这也给精彩的杭州楼市,增加了很多戏剧脚本。

转危为机逆势而上

最近的这几年中,几乎所有的本土房企都感受到了外来大鳄的咄咄逼人之势。不过也有少数本土房企,在大鳄围攻之下,仍然坚持既定的步伐,闯出了一番天地。

滨江房产,无疑是成功顺应市场形势的一个本土房企样板。稳坐杭州本土房企第二的滨江房产,相比老大绿城来说,市场生存能力显然要强大得多。2011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对滨江房产并没有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这主要得益于它的产品线丰富,单价高达五六万元的豪宅有之,单价一万元出头的刚需盘亦有之。

在销售节奏上,滨江房产把握得非常准确。滨江房产董事长戚金兴曾表示,不以成本论价格,而是要以市场论价格。正是坚守这一理念,最近两年滨江房产在杭州楼市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战役,比如金色黎明、曙光之城、万家名城、金色江南等等楼盘,无一不是低价首开取得开门红的经典营销案例。也正因为如此,当其他本土房企走下坡路的时候,滨江房产却显示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气势,继续稳居杭州楼市销售排行榜前三,并有可能取代绿城成为杭州本土房企的“一哥”。

此外,滨江房产还利用自身品牌优势,为其他房企提供代建服务,从而开辟全新的盈利模式。比如紫金府,又比如印象钱塘,都是滨江房产代建的产物。2013年9月5日华家池之战,滨江房产经过数十论鏖战,最终以43.8亿元的总价并配建2200平方米保障房,将其中一宗土地收入囊中。当拍卖师宣布滨江房产中标之后,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无疑是业内人士对滨江房产最好的鼓励。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滨江房产义无反顾地举牌,捍卫了本土房企的最后一丝尊严。

另一逆势而上的房企是德信地产。要是在早几年,很多人对这家从德清迁来杭州的房企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但是最近几年这家房企市场动作频繁,如今已跻身杭州本土房企前三。德信地产的市场嗅觉显然要比很多本土房企灵敏,打起价格战来决不手软。2011年德信中外公寓低开,点燃了当年杭州楼市价格战的第一把火;今年2月德信晓宸降价,再次引燃杭州楼市价格战,轰动全国。德信的两次降价,事后看来都是顺应市场之举,实现了资金的回笼。同时德信也是近两年中拿地最积极的本土房企之一,今年2月成功拿下章家坝地块,如今这一项目已经开盘。

积极转型谋求出路

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赢得生机,这是很多本土房企共同的命题。即便是绿城,今年5月宣布出让股权给融创,也是一种求生手段。

转让项目或者股权,这是很多本土房企的求生之道。早在2005年,浙江南都向万科转让股权,开启了外来大鳄并购杭州本土房企的先河。金都也在2013年转让高尔夫艺墅,为企业发展赢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杭州楼市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本土房企转战三四线城市,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大都房产转战宁海,顺发房产深耕桐庐市场,都是较为典型的案例。实际上这些房企布棋县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开启一个巨大的市场。

对于那些原本主业并非房地产的房企而言,转型难度似乎并不太大。比如作为冷饮业巨头的佑康,选择将杭州的最后一个项目交给滨江房产代建,此后再也没有拿过地。这也意味着,佑康将全面退出房地产。

由于房地产已全面告别暴利,一些本土房企选择多元化发展,在房地产之外开辟其他行业。比如广厦,今年7月宣布收购东阳福添影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首次进军影视业。德信地产也在今年正式涉足影视业,建工则力图通过打造金融服务平台,曲线进入金融业。此外,宋卫平主导的蓝城,也在今年大张旗鼓地宣布要进军现代农业和养老地产。

自201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本土房企在土地市场上已经颗粒无收,比如郡原、比如华元、比如野风。作为杭州的一家老牌实力房企,如今的野风房产也已走到了十字路口。相比房地产业,野风的现任掌舵人对医药和金融的兴趣更浓厚一些。

对很多本土房企而言,如果不转型而一味坚守房地产市场,其结局是显而易见的。除非可以像绿城和滨江那样,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输出管理。如若不转型,在外来大鳄强大的资本进攻面前,可能会一败涂地。但是贸然转型,很可能掉入前方的巨大陷阱。蛰伏,可能是这一时期很多本土房企的共同状态。有些本土房企甚至已经做好,卖掉最后一套房子就撤出房地产市场的打算。

并购将会愈演愈烈

早年的楼市更像是一个混乱的战国,各路英雄揭竿而起的时代。眼下的楼市,正进行着一场洗牌,尽管最终胜出者还会有一些变数,但是“群雄”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作为资本实力偏弱的本土房企,至少数量上会逐步萎缩。并购,很可能是大多数本土房企的命运。除了被万科并购的南都外,就连绿城,都差一点被融创收购。今年10月,郡原地产传出消息,将被中城建收购,又一家本土房企在“大鱼吃小鱼”的游戏面前倒下。

相比这些被收购的房企,那些破产的房企命运是否更令人唏嘘。2012年3月30日,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金星房产破产案。金星房产曾开发西城时代花园,受母公司主业拖累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还是反映了本土房企资金普遍紧张的现实。今年6月底,中都置业董事长杨定国失踪,随后中都进行破产清算,成为又一家倒下去的本土开发商,其开发的青山湖畔也陷入了烂尾的尴尬。此外,华门房产旗下项目近日也启动了破产清算程序,也将成为继中都之后又一宣告破产的开发商。

实际上,这些破产房企中,有不少一直努力扭亏为盈。中都置业投身于百货,希望为房地产项目获得资金支撑;华门房产最近几年投身商业地产运营,努力开拓新的盈利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以落败告终。

而随着并购的加剧以及本土房企转型的自身需要,有业内人士预计杭州本土房企在未来5年之内,或消失一半以上。最终留在舞台上的,要么是有着巨大的资金实力,要么是在某一细分市场一枝独秀。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中小房企,将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告别曾经的这个舞台。南都、金星、中都、华门……这个名单,还会不断延长。(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