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前的楼梯声

只闻楼梯响,未闻靴子声。

调控的呼声很高,第一只靴子都迟迟没有掉下来。

有个消息是,最近杭州密集的开了一连串的会议,所有会议的主题都出人意料的一致:谈一下现状,以及谈一下对调控松绑的看法。

其中规格最高的是3月25日上午的杭州市政府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当时是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出席了这个会。

他在会上表示,杭州市正处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房地产行业事关杭州转型发展大局、事关新型城市化建设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要科学研判,坚定信心,依法合规,综合施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这句话的信心量很大。爱野自己解读下,2013年杭州市土地市场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全年土地出让金总计13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打破2009年1069亿人民币的记录。

近年来,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土地财政“绑架”地方财政,已是不争的事实。

记得在2004年的时候,学者易宪容就说了一句当时来看很耸人听闻的话: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

他的观点是,房地产业已经把地方政府、国家经济及民众利益捆绑在一起,要挟着整个中国内地经济。

这是很多专家指出,地方政府想救市的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双方是利益共同体。

我们来还原下最近的会议。一家销售额在全国排名前十的房企代表参加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座谈会,他说“主要是摸底了一些开发商的现状,并让开发商谈下一步的建议。”

这个会议之所以重要,被邀参加会议的有包括杭州当地房企绿城集团、滨江集团及全国性大型房企万科、龙湖地产、融创中国在内的数10家房企,与会人员均为公司一把手或区域公司负责人。

不止这个会议中,多轮意见征集会轮番上阵。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也在近期召集开发商开了一些小型的研讨会。

这个会议同样也是摸底的一个会议。一个开发商被叫去开会,在最近一轮的杭州楼市“降价潮”中,他们是首轮降价的开发商之一。

杭州本地的一家龙头开发商说,他们确实也去参加了大部分会议,“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现状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政策调整”。

不过,地方政府相当谨慎,在任何公开场合都不会提及放松限购的字眼。

开发商们甚至眼巴巴等着当场拍板开个结果出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组织的座谈会上,开发商被安排依次发言表态,发言完毕之后,由于座谈会组织方没有当场表态,与会的房企代表们都不愿意起身离开。

还是有一些好的消息在会议中传出来。一位与会人士透露,在杭州市最近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中,有政府人士表示会抓紧制定政策。

爱野的一个省府大院的朋友推测说,一般的流程应该是地方先制定政策上报上去,然后等中央的批复。

靴子落地的声音,也是迟早的事情。或许,比想象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