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城市家具”给你回家感觉


下城区“城市家具”给你回家感觉



下城区“城市家具”给你回家感觉



下城区“城市家具”给你回家感觉


下城区“城市家具”给你回家感觉


对于家中客厅的家具,我们当然会对每一件都很上心。

被誉为“城市客厅”的下城区,正以“家装”标准装扮城市“门面”,对辖区为数不少的“城市家具”逐一维护。所用“家具”,无论是颜色、造型以及功能,再到每一处细节,无不经过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反复比选,力求每一处“家具”与周边环境和谐,体现“家具”的文化性,让城市更有家的感觉。

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武林广场上的新“八少女”雕塑和音乐喷泉全新亮相;西湖文化广场告别了标识标牌比较凌乱的“尴尬”,更换了中英文标识、分类垃圾桶,还新增了40多张式样新颖、牢固耐用的座椅;武林路女人街换上了新式节能、浪漫温馨的店招灯;环城西路上也正在安放承接传统文脉,彰显时代精神的雕塑……

做加法——用“雕塑”画龙点睛

一座成功的雕塑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已经重回武林广场的“八少女”,被称为杭州人的集体记忆。

下城区的城市雕塑当然不仅仅只有“八少女”,比如:逛武林路时,你或许会与安吉路口那位“美女”擦身而过。其实,她也是一个创意雕塑。而今后,武林路上还会新增更多雕塑,而且雕塑里还会藏着无线WIFI发射器。这样,无论你逛到武林路上的哪个角落,都不会没网络,喜欢刷手机的亲们是不是很嗨。

不仅是武林路,即将改造完成的环城西路上的新增雕塑也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环城西路整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龙游路上“藏”着的沙孟海故居,将再次被隆重推出。龙游路靠环城西路入口还设计了一枚高约4米的《湖山入印》印章,采用太湖石天然肌理与现代工艺切割而成,西湖风光隐约可见,突显了西湖人文内涵和湖山气质。

环城西路上要新增的艺术城雕不仅有《湖山入印》,还有《别有景天》和《清塘荷韵系列-莲心》。《别有景天》是将西湖断桥烟水泛起的涟漪与保俶塔下青山等自然景观移植于静石之中。《清塘荷韵系列-莲心》梭形的不锈钢是一池静湖的缩写,偶有涟漪晕开,湖畔中间满是莲蓬。该雕塑比人略高,可观、可触,亲近和谐,使人置身“莲叶田田,微风习习”的美好之中。

做减法——路标路杆“同类合并”

你有留意过城市街头的各种路牌吗?为了让城市更整洁有序,给“客人”美的感受,下城区努力为城市街道杂乱的路标路杆“做减法”,既要为“多杆合一”窜好线路,又要与周边环境和谐,建设指挥部与设计单位多次碰头研究,动足脑筋。

过不了多久,你会看到一个穿着“民族风”都锦生旗袍的“女子”在武林路教场路口,默默等着为你指路。其实,这是整治后的武林路的一大特色,在各个路口会出现“旗袍造型的智慧路牌”,要到杭州的哪个地方,问问她就知道了。

该路牌造型灵感来自于民国时期的都锦生旗袍,很有杭州特色,高1.8米,有桂花飘香风格。旗袍路牌不仅漂亮,还很聪明,既能显示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又能与手机实现无线连接,进行景点的推荐。

此外,武林路上的25处杆线也将“上改下”,改变从前抬头望去有众多杂乱电线的现象。路上的店招也会统一成单体字亮灯,营造温馨效果。一些特色店家门口还将摆上水缸式花盆,营造自然气息。路上的果壳箱也要更新。

西湖文化广场上的店招以及标识标牌也进行了整治提升,现在你去广场上转一转会发现,所有的店招都统一了尺寸和风格,一改从前的杂乱无章。

在西湖文化广场的东广场屋顶钢架结构上增设了中英文对照的“西湖文化广场”标牌,使广场“门脸形象”变得更大气和精致。

该广场外围及中心区域设立了3处一级导向牌,在建筑物、广场通道周边设立了多处二级、三级导向牌。又完善了场馆、写字楼、商场、公共设施的中英文指示系统。在广场建筑物立面上标注了区域编号,规范了店招店牌的字体大小、安装高度和安装区域,以体现多牌合一、视觉美观的效果。

路过延安路,你也会发现很多“花头经”,门牌比其他路段的门派足足大上了一圈,简直就是“变胖”了的门牌,门牌上有个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一扫”,门牌标示的单位、地名信息、沿途单位、交通指南和缩小的定位电子地图,就连附近的公交站有哪几个,每个站有哪些车等内容就能全知道。

人性化——设计施工中留足“座位”

坐椅是“城市家具”的重要成员,为市民歇息、休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对于城市家具,环城西路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程晓东特别看重,“以前环城西路上坐凳很少,周围老人和游人不少都直接坐在花坛沿子上,既不美观,也给花的养护增添不少成本。”为此他与建设单位多次研究,“整治完成后老百姓的满意度最重要,在设计沿路家具的时候我们充分地给老百姓留出了空间,比如花坛以及景观的周围,我们都设计了座位,而且这些座位还尽可能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程晓东表示。

环城西路42号以及64号两处新增“连廊”已经初具雏形。建成后,连廊上会爬满葡萄等绿色植物,市民们可置身在绿色植物中纳凉休憩。此外,南都大厦楼下的“艺景橱窗”处,还会专门为老百姓安装带靠背的椅子。

西湖文化广场上也为老百姓增加了“座位”——新增了式样新颖、牢固耐用的柳桉木休闲座椅及长条形石凳46张,可同时供200人使用。“这个广场很大,从前能坐的地方不多,现在增加了这么多座椅,真是太棒了,走累了就能坐下来休息。”75岁的刘金贵家住中山北园,平时晚饭后都会到广场上来散步,他满意地说道。

为方便游人,营造干净整洁的广场环境,西湖文化广场不仅新建了一个垃圾房,还更换了40多个垃圾桶,在广场银泰折扣店北侧新建了100余平方米的自行车棚,市民以后去西湖文化广场停自行车,再也不怕自行车被雨淋了。设计施工处处践行“以人为本”。